返乡农民工和他的梅花鹿心得
水城县龙场乡发堤坎村的返乡农民工黄照翔另辟蹊径,养殖梅花鹿,成为了当地远近闻名的“领鹿人”。
2007年,已经在外打拼了10年的黄照翔“想家”了。一直在广东、云南电子厂打工的他,舍弃了旧业,回家后踏入了一个从未涉足的圈子——养殖,最开始他想养殖獭兔,但经考察后觉得防疫是个难题,而且风险比较高。于是,他选择了令全乡、乃至全县上下都倍感新鲜的梅花鹿养殖。
“养殖梅花鹿的风险不大,而且利润可观。”他心里一直细细盘算着。
在当年的5月,黄照翔在云南省富源县花果山种鹿场住了下来,整整1个月,他每天都在学习如何“打理”梅花鹿,从如何合理饲养,到如何采用飞针麻醉取鹿茸,甚至每天梅花鹿的“食物”中需要添加多少玉米才能使之更快生长,他都一一记在本子上。
回家后,他拿出了所有的积蓄,约上同村的唐永胜、段国光,投资38万元搞起了梅花鹿养殖场,首次引入梅花鹿23头。
如今,养殖场里的50余头梅花鹿成了他最大的牵挂,他几乎每天都到场里来看看梅花鹿,甚至自己配饲料喂养。不少慕名前来的外地客商和他洽谈梅花鹿的收购,但是一心想做大的黄照翔并不急于卖出,他想把养殖场的规模继续扩大,然后带动村民一起养殖梅花鹿,共同致富。
现在无论是卖鹿,还是卖鹿茸、鹿茸酒都能有不错的收入,但是如果现在出手就无法形成规模,永远都是小打小闹。“在外打工的10年,我学会的最重要的经验就是要把眼光放得长远一些。”憨厚的黄照翔笑着告诉记者。我想只有这样的想法,才可以在今后的路中走得更远!
|